武术匾额文化探究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2-12-31 15:35:05 点击:

摘 要:武术匾额文化是武术文化中一支独特的奇葩。文章以中国武术博物馆馆藏匾额为例,从匾额类型、匾额价值、匾额功能三方面对武术匾额进行介绍。研究武术文化,将武术文化和匾额文化结合起来,有利于加深对武术科举考试的认识,客观评价武术中的武科举制度,进一步剖析武术文化。对于认识我国古代武术发展,弘扬武术文化,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武术匾额 武术文化 匾额文化 中国武术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2—0037—04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匾额是中国传统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能够独立于建筑,具有自身完整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匾额文化一度被人淡忘。然而,匾额是融书法、绘画、雕刻等多种手法于一体的一种艺术,为中国古代建筑增添了许多文化内涵。匾额不仅仅是建筑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还具有标记名称、宣传文化的功能,对于提升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做出了重要贡献。匾额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政治、身份和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标志和符号。研究武术文化,武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武术文化和匾额文化结合起来,客观探究武术匾额的内涵,可以进一步为武术文化发展服务。本文旨在通过武术匾额如何凸显武术文化,展示武术科举历程,从而探索一条构建武术文化形象传播的新途径。

1 武术匾额的类型

匾额,又称扁额、扁犊、牌额,简称为扁、匾或额。中国的古建筑上,多缀有匾额。匾额以其多变的式样、高艺术化的制作艺术,与雄伟壮观的建筑相互辉映,和谐统一,成为建筑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匾额讲究的是内容的意境及文采,它集中表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科举考试成绩优秀者,多被高官、主考官赏以科举匾额,也称“扁表”。

1.1 武科举匾额

科举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进程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的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武举的兴盛是明清两代,特别是在清代。明朝武举创制甚早,但制度一直没有确定下来。清代情况大不相同,重视程度大大超过明代。加上封建国家大力提倡,制度日益严密,录取相对公正。因此,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趋之若鹜。这种面向社会各阶层选拔武勇之才的方法,为此后历朝历代所沿袭。隋唐创立武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件大事,是对武术本身的推动作用,面对做官的诱惑,无疑激发更多人的习武热情。武举内容的确立,实际上是对武术精炼化、规范化研究发展的结果。武举制的影响和意义不可低估。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考试第一称解元,会试考试第一称会元,殿试考试第一称状元。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

武状元、武科状元匾额比文科少见。例如,李威光,广东五华县人,乾隆三十七(1772年)年壬辰科武状元。黄仁勇(1762—1817),字智斋,学名良越,古巷孚中乡人,海阳(今潮州市潮安县),嘉庆元年(1796年)丙辰科即为庆祝嘉庆帝登基特开恩科武状元(图1)。

榜眼进士匾额数量巨大,全国各地均有。例如,武榜眼黄国梁的“榜眼及第”木制匾额。据光绪《漳州府志》记载,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年),黄国梁参加武举乡试中举人,乾隆四十六年辛丑(1781年),他又进京会考,登进士,殿试发挥出色,黄国梁的“魁身踢斗”大刀技法,赢得乾隆皇帝和满场喝彩,被钦点辛丑武科榜眼[1,2]。

1.2 对联匾

对联匾,也称楹联。它是粘贴或悬挂于建筑门框、堂柱或墙壁间的联语,它源于中国的律诗,有点像律诗的中间两联,也讲究对偶与平仄,但字数没有固定的限制。

1.3 其他匾额

古代有些高官会受到皇帝嘉奖,把赐予的匾额摆在家中,以示权威。例如,都阃府,即史氏祠堂。它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恒口镇云峰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结构呈四合院式、古朴典雅,祠堂大门系用青石条型镶嵌而成,门口青石雕刻“系衍中洲簪缨继世,泽绵恒水诗礼传家”的对联。该堂2006年被汉滨区文物局定为珍贵文物古迹。史氏祠堂因史氏二世祖史进爵为清朝进士,从官云南路南州知府,因政绩显赫清廷特拨款修建,并钦赐匾额“都阃府”。

2 武术匾额的价值

2.1 武术匾额史学价值

匾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一方面,匾额的上下款中涉及到大量的官职、功名称号、人物称呼、风俗礼仪、款识用语、篆印雕刻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借此考证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职官制度、风俗礼仪等。另一方面,匾额讲究的是文采的意境和书法的艺术,它集中表现了我国传统文化提倡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虽然匾额所题的文字不多,但题匾者在用词的时候都是引经据典,可谓字字珠玑,仅仅几个字就表达了题匾者的文化功底和受匾者的个人信息。解读牌匾上的文字需要有深厚的历史、文学和古文素养。匾额不仅让人赏心悦目、丰富知识,还能陶冶个人的情操和增强个人的文化底蕴,对于研究、发扬和宣传传统文化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匾额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儒家文化、民间文化、文人文化和历史文化,因而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武科举匾额更具有官方性,比较有权威。匾额的史学价值体现在迎来送往的人际关系和匾文的内容中。由于匾额具有前述之表白、励志,表彰、颂德,感恩、祝寿等重要功能;因而匾额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出自名人、世家乃至皇亲、国戚。同时贵族、高宦、功臣、名仕,往往以得到皇帝题赐的匾额来炫耀权势。

以上缘由便让史学家有了从匾文化中勘察历史的蛛丝马迹的可能。例如这匾是谁送的、送给谁、为什么送,仅仅是追问这三个问题就可以复原一段历史[3]。对民间而言,则同样可以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的研究来窥探寻常百姓的风土民情、礼制等级和社会习俗。从款识中的人物、职位、称呼、记事,匾文中的遣词造句里,史学家及社会学家均能找出有价值的东西。

2.2 武术匾额的工艺价值

科举匾额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几千年来,它将中国古老文化流传中的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集字、印、雕、色的大成,以其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深远的寓意,成为中华文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例如,图1是清代武状元匾额,长76厘米,宽37.5厘米。这块匾额匝边由杉木制成,雕刻有龙、凤等精制图案。匾中是一块红色木板,中央正楷烫金阳刻“状元及第”四个镏金大字,左右两边分别阳刻“嘉庆丙辰恩科”、“黄仁勇立”。

2.3 文物拍卖经济价值

拍卖的一种形式是升价拍卖,又称英式拍卖,就是我们最常见到的拍卖;另外一种是降价拍卖,又称荷式拍卖,价格则是由高往低降,第一个接受价格的人获得拍品。21世纪以后,古董文物收藏日趋热烈。在文物市场上,科举匾额也成为收藏与拍卖物件。根据相关鉴定专家认定,有些武术匾额也是价值不菲的。

2.4 文学艺术欣赏价值

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馆长姚远利认为“匾额艺术在传统艺术形式中是最为醒目的一种。”[4]匾额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匾文的遣词造句上。古人对题额、对联颇有讲究,匾额的题写一般都借助名人名家之手,注重书法艺术以提高悬挂匾额场所的威严。匾额集文学、书法、雕刻、印章、装饰、漆艺、建筑等多种艺术门类于一体,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浓缩升华和集中体现,具有多方面的文化艺术价值。

科举匾额的欣赏价值是指科举匾额作品能够让人们获得精神满足和情感愉悦。[5]许多科举匾额刻有著名人物或者书法家的艺术笔法。书法是反映生命的艺术,人的喜怒哀乐这些内心情感也能像诗歌音乐那样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科举匾额书法欣赏即通过对“状元”、“进士”等书法作品的品评,领略其中蕴含之美[6]。武术匾额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包括人们的感官接触到武术匾额产生审美愉悦,人们对其“接受”到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综合心理活动,同时包括通过这些匾额获得对武术精神的满足。

3 武术匾额的功能

3.1 导引功能

武术匾额引领社会风气。中国历史上的“武圣”,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将领关羽。按封建等级称谓,帝王墓称陵,王侯墓称家,百姓墓称坟,圣人墓称林。所以河南洛阳关羽墓称“关林”。历代统治者都把关羽作为维护正统的化身,宋朝以来就有巧个皇帝给关羽加封授匾,使其亡灵“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身份越来越显赫。到了清朝,统治者对关羽更是推崇备至,乾隆皇帝亲题“声灵于锯”匾额。“锯”是古代的一种乐器,盛赞关羽忠君、义友、仁爱、勇武的精神像美好的音乐一样传播四方。慈禧太后亲题“气壮高高”匾额,称赞关羽忠贞、义勇的品质如巍巍高山一样高大雄伟。光绪皇帝亲题“光照日月”匾额,称赞关羽忠、义、仁、勇的高尚品德与日月同辉[7]。

3.2 教化功能

科举匾额是影响和引导无数人无怨无悔地踏上追求功名的科举之路。武举制的创立使习武做官成为全社会底层百姓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将科举匾额的教化功能发挥到了极致[8]。在教育广大民众方面,主要起树立楷模、教化后人的作用。中国自古以来便有“文以载道”、“图以鉴世”的传统,帝王们常以文章、图绘重现古代贤人、明君风范并以之教育文武群臣及百姓。继后,这些图文的部分功能逐渐地被言简意赅的匾额所代替[9]。

如图1,黄仁勇在乾隆五十七年(1793)中武举,同年上京会试,未获登甲,在北京某佛寺,苦练三年武功,博采南北百家之长。于嘉庆元年(1796)登武进士,并在殿试中获魁状元。曾任头等侍卫、福建金门中游击等职。在金门任职15年间,在加强海防、抵御外辱、保卫国土等方面政绩卓越,屡受朝廷嘉奖。他为官清廉,自奉节约,后因身体不适归田为家乡桑梓兴农桑、修水利做出贡献。

武术匾额标榜了先人品习,传承了前人优秀品德、聪明才智和光荣传统,对世人具有很大的教育启迪作用。

3.3 励志功能

科举匾额,是在宋代重文抑武的治国理念下,科举制度更为完善的状态下出现的,是科举制度与国家族表制度结合[10],用匾额将科举功名物质化、艺术化的结果,对后代起到了很大的励志作用。

褒奖楷模,用匾额作为表彰的一种方式,汉代已经确立为国家制度。这项制度为后来历代王朝所承袭,成为治国安邦、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11]。匾额之所以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同时也为地方士绅及广大民众所接受,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从官府的角度看,是统治者维护国家政权的需要,是政府权力深入民间的一种方式。在古代,政府赠匾分外慎重,有一套严格程序;从地方士绅大家族的角度看,他们也希望得到政府赠匾。原因是:首先,在政治上要获得国家认可的合法权力,扩大家族在民间的影响,巩固已经取得的民间社会领导地位;从广大民众的角度看,他们也希望得到政府的赠匾表彰,政府通过以给乡里民间有美好德行的人赠送匾额的方式,为民众树立榜样,这为社会底层人们提供了一种赢得荣誉的机会。政府对诸如勤俭持家、教子有方、全家和睦,一块块高悬于官府门第的“岁进上”“武魁”匾额[12],更是引导着无数寒门子弟踏上追求功名的科举之路,使读习武做官成为寒门子弟改变自己及家族命运的理想之路。

4 小结

武术匾额有着极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它发挥多种功能、体现多种价值,是一部需要我们悉心解读的巨著。然而遗憾的是,对于历朝历代遗留下来的、数量巨大的匾额,却长期以来没有被文物界作为一个分类进行整体研究,更何况由于重文轻武的历史原因,武科匾额比文科匾额少见,很多武术匾额没有被完整的保留下来。无论是历史文献,还是当今资料,均缺乏比较详细的记载和比较深入的研究,仅偶在与之相关的楹联研究中提到几笔,也是一带而过。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就是以中国武术博物馆馆藏的匾额为例,力图通过对武术匾额文化的初步探究,彰显其重要价值。期望使大家都来关心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好地为武术文化研究服务。

参考文献:

[1]黄荣才.黄国梁和榜眼府(下)[N].闽南日报,2010(23):B3.

[2]沈定均,等.漳州府志卷21选举六,武科进士[M].上海:上海书店,2000:404.

[3]李艳华.简论传统匾额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D].重庆师范大学,2008.

[4]周梅清.匾额——折射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5):86-90.

[5]黄明光.科举匾额类型及价值研究[J].考试研究,2014(03):71-75.

[6]本报记者赵志国.科举匾额博物馆:悠远的科举文化记忆[N].中华建筑报,2009-02-17008.

[7]张留见.匾额的文化功能研究——以洛阳匾额为例[J]. 河南社会科学,2012(06):104-106,108.

[8]姚远利,尼松义.匾额:中国传统文化的旗帜——兼谈科举匾额的历史作用[J].东方收藏,2013(11):14-17.

[9]李艳华.匾额文化初解[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8(02):130-134.

[10]张兴军.科举匾额的文化守望[N].北京日报,2008-01-04014.

[11]郑旭升,董 明.科举匾额——古代公务员的凭证[J].今日民航,2010(10):94-97.

[12]陆 杨.北京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艰辛科举路匾额藏文化[J].时尚北京,2015(05):230-233.

On Wushu Plaques Culture:Based on the Examples of Plaques in Chinese Wushu Museum

Wang Xuemei(Wushu School of Shanghai Sports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8, China)

Abstract:Wushu culture of plaques is a unique exotic Wushu culture. Based on plaques in Chinese Wushu museum as examples, the paper, from the types, value and function, three aspects, does the study of Wushu plaque culture. The study analyzes the Wushu culture, combining with plaque culture,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ancient military officer testing system, and give it an objective evaluation,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Wushu culture. The study has important meaning for understanding ancient Wushu development, spread Wushu culture and improving Chinese culture soft power.

Keywords:Wushu plaques Wushu culture Plaques culture The museum of Chinese Wushu

推荐访问:匾额 探究 武术 文化
上一篇:谈机电系统控制技术的发展前景
下一篇:贺寿匾与匾额文化

Copyright @ 2012 - 2024 信颜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信颜文档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2002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