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玄机更名问题研究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1-04 13:05:02 点击:

摘 要:由于皇甫枚《三水小牍》和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史料记载的影响,千百年来,唐代女诗人鱼玄机一直不被后世看好,以至于被冠以争风吃醋的典型及不雅称号。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鱼玄机是否如同传说的那样呢?笔者通过对相关作品的综合分析,得出了与之相反的结论。鉴于鱼玄机因“戕婢”而名,本文先以解析该问题的性质、结果及其人品问题入手,以“戕婢”事件与诸名下诗作相联系的阶段性证据,诸姓名间意义的关联,创作习惯、生活习惯,反映性别词语的同一性以及与李亿关系等七个方面的证据链综合论证鱼玄机、韦庄、和凝原为同一个社会个体的观点。

关键词:鱼玄机;韦庄;和凝;戕婢;更名;社会个体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2-001-06

一、关于“戕婢”事件

(一)鱼玄机戕婢事件的起因与性质

从表象上看,鱼玄机“戕婢”诚如其《悔恨》所记,是“几为妒”,实质上是缘于其自身对奴仆阶层属性的偏见以及自身立场的模糊不清。据其《寄刘尚书》知,咸通四年(863)鱼玄机曾在昭义节度府刘潼手下任职。而前节度沈洵[1]却是被家奴归秦勾结其属下而被灭门。鱼玄机闻知此事件后,最起码从此时起就对奴仆阶层有了成见。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再加上有被“鞭拂”[2]的经历,遂与奴仆的关系和态度就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最终导致戕婢事件的发生。假如除去上述对奴婢先入为主的坏印象,那么,她对绿翘的态度就不可能如此地恶劣,也不至于发生“戕婢”事件。从当时统治阶层及唐律的角度来判定,鱼玄机实际上与奴仆们同属一个阶层,由于她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行为上遂与统治者站到了一起。对于《秦妇吟》在社会上的流行,“韦庄”反而嘱咐家人“不许垂《秦妇吟》幛子”[3]的行为看,这种对《秦妇吟》从彰显到隐晦的态度的转变过程恰恰说明了其立场的摇摆,阶级观念的模煳。

(二)“戕婢”事件的结果

1、从史料上看,鱼玄机入狱确是史实。《三水小牍》、《唐诗纪事》与鱼玄机《狱中作》相互印证,足以说明鱼玄机因“戕婢”事件被捕入狱的史实。但前二者却错记了一句诗,“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这句诗实际上是鱼玄机《赠邻女》中的诗句,并非狱中所作。很明显《唐诗纪事》附会于前者。

2、鱼玄机之死存疑。关于鱼玄机之死《三水小牍》记作:“至秋,竟戮之”[4]。对于此,《唐诗纪事》[5]、《唐才子传》[6]和《北梦琐言》[7]并没有加以附会。这样以来,以三比一的比例说明鱼玄机之死原本就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何况依唐律鱼玄机确不至死。对于此,当代学者南亭甚至认为,鱼玄机的“死”只是遇到了“性黩货,敢杀”的温璋。[8]

3、鱼玄机被人设法搭救。笔者认为鱼玄机本不至死而判死的特殊原因,再加上当时所起“玄机”之名的含义,说明她的“死”必有人为的因素在其中。也就是说,她本不至死,却有意判死,再设法救起,使鱼玄机欠责任人一个大大的人情,迫使她不得不按照责任人的意志行事。依前述,鉴于鱼玄机“戕婢”的起因,鱼玄机出狱以后,经过长时间的生活磨练,才产生“长年方悟少年非”(《长年》)的悔意,意识到自己以前对绿翘态度是错误的。从此真正了解了底层劳动人的疾苦和劳动价值所在,拉近了与仆人之间的距离。从其对女仆阿汪“报尔千金与万金”,对仆者杨金“他年为尔觅金鱼”的许诺看,她对下人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以此看来,责任人此举已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综上所述,可以这么说,鱼玄机人生历程的真正开始,是以恶化的主仆关系引发,继而以被动的接受改造为契机,再转变为主动的自我改造,直至进入自我价值实现的自由王国。

(三)关于鱼玄机的人品

与皇甫枚在《三水小牍》中对鱼玄机“倡家女”的定性,和“蕙兰弱质,不能自持”的相貌、品质描述相比,鱼玄机在《酬吴秀才霅( zhá)川相送》(韦庄)中表现出的“十五年来识素衣(清白操守)”的操守观念大相径庭。《唐诗纪事》对皇甫枚之说并未附会。《唐才子传》与《北梦琐言》更认为鱼玄机若“使为一男子,必为有用之才”,“玄机杰出,多见酬酢(zuò)云”。由此可见,皇甫枚此举至少是存心的。值得庆幸的是,鱼玄机在《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中“举头空羡榜中名”的自述,与《关河道中》(韦庄)“平生志业匡尧舜”,《宫词百首》(和凝)“总是和羹作砺才”的豪言壮语,都证实了《唐才子传》、《北梦琐言》判断的正确性。

二、对鱼玄机、韦庄、和凝原本就是一个社会个体的重点论证

“戕婢”事件既是鱼玄机人生的低潮,也是其人生转折的起点。“戕婢”事件后,鱼玄机又该怎样进行自己的人生旅程。笔者认为鱼玄机并未死,而是改名为韦庄、和凝。其理由如下:

(一)鱼玄机更名韦庄、和凝的事件证据链

《三水小牍》、《唐诗纪事》所载“戕婢”事件与《悔恨》:“几为妒来频敛黛,每思闲(大)事不梳头。如今悔恨将何益,肠断千休与万休”(韦庄),以及《思录旧诗于卷上,凄然有感,因成一章》:“缉缀小诗钞卷里,寻思闲事到心头。自吟自泣无人会,肠断蓬山第一流”(和凝)所记事件遥相呼应,构成了一条由“戕婢”事件引发的证据链。

就《悔恨》的内容看,“几为妒”是“戕婢”的原因,“频敛黛”是事后掩盖“罪行”的行为,如实反映了“戕婢”事件的过程和真相。这既说明《三水小牍》所记属实,也说明当事人敢于自揭其短,并不藏着掖着。由于《悔恨》和《思录旧诗于卷上,凄然有感,因成一章》二诗所述,因“闲事”而发生的“不梳头”与“自吟自泣”行为,以及“千休与万休”和“蓬山第一流”的“肠断”感受是相同的。所以,二诗中所涉“闲(大)事”所指均是前者所记“戕婢”事件。据此,这两首诗就是将鱼玄机、韦庄、和凝三个姓名统一到一个社会个体身上的铁证之一。

相对于喻指“戕婢”事件的“闲事”来讲,《悔恨》中“每思”是因“及第”事件而触发,《思录旧诗于卷上,凄然有感,因成一章》之“寻思”同样也是因“缉缀小诗”事件的引发。其“寻”即,接着,随即之意。也就是说,在“戕婢”事件发生后的人生道路上,每当到了享受荣誉的时候,鱼玄机都会想起“戕婢”之耻,并为此而悔恨痛心不已。

从两首诗的修饰手法上看,都用ou韵的共同点(休、流)也证明《悔恨》和《思录旧诗于卷上,凄然有感,因成一章》均是在叙述着同一件“闲事”。

(二)鱼玄机更名韦庄、和凝的时间证据链

据《唐才子传》载,韦庄(鱼)是“乾宁元年(894)”[9]登进士第。其《悔恨》:“六七年来春又秋……才闻及第心先喜”即是年所作。其中“六七年”应是六加七,其“春又秋”应是十三个春、秋季相加,即二十六年。从894年始推后减26正好是“戕婢”事件发生的咸通九年(868)。

据《旧五代史•和凝传》载:“唐天成中(928)……改主客员外郎、知制诰(秘书)”[10]其诗《思录旧诗于卷上,凄然有感,因成一章》中所涉“蓬山”即秘书省的别称。也就是说在考上进士二十六年后,即“戕婢”事件发生五十年后,“和凝”任后唐知制诰,当抄录旧诗《悔恨》于书卷上时,就想起当年“戕婢”之事,当即“自吟自泣”悲痛不已。 其时间、事件排列如下:

姓名:鱼玄机—————韦庄—————和凝

证据:《三水小牍》——《悔恨》————《思录旧诗于卷上》

事件:戕婢事件——中递进士(闲事)—任知制诰抄录旧诗(闲事)

时间:咸通九年(868)—乾宁元年(894)—唐天成中(928)

间隔:|———26年——|———24年———|

(三)鱼、韦、和姓名字面义及其相关性

1、鱼、韦姓名字面义的相关性

鱼玄机原名鱼幼微,这一点《三水小牍》幸而有记,幼微名字的意义等同“幽微”,即隐微,与“玄机”(微妙,天机等)意近。这说明“玄机”之名是参照“幼微”之名而起。据此两名同为一人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了。“戕婢”事件后改为“鱼又玄(虞有贤)”均采用前名一字“玄”,音同或者近于“贤”,这两个名字在《唐诗大辞典》记为同一辞条,是同一个人。尽管后来改名韦庄,但其诗集又自题为《又玄集》似在向人们昭示她曾名“又玄(有贤)”。综上所述,图示如下:

从姓名上看:鱼幼微(幽微、隐微)意义相近

鱼玄机(机宜、计策)鱼又玄(youxuan)虞有贤(youixan)有承上启下的特征

韦庄(又玄集)四字同音。贤近似于“玄”

从字上看:蕙兰————玄机————端已————成绩

心地纯洁性情高雅“戕婢”事件 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为民立功

2、韦、和姓名间的相关性

鱼玄机改名韦庄,有《又玄集》昭示了与鱼玄机之名的延续性,改名和凝虽没有沿袭前述的做法,但在思想特征上的一致性则是显示韦、和一体的又一证据。

其一,在政治理想和行为上体现“和”的思想。作“和羹”担宰辅是理想。(韦)《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去国时虽久,安邦志不常。” (和)《宫词百首》:“锵金佩玉趋丹陛,总是和羹作砺才。”“君圣臣贤鱼水契,鸿基须贺永清平。”她在政治主张上反战、厌战,强调和平。如《重围中逢萧校书》:“底事征西将,年年戍洛阳。”(韦)《上元县》云:“南朝三十六英雄,角逐兴亡尽此中。有国有家皆是梦,为龙为虎亦成空。”(韦)《旅次甬(yǒnɡ)西见儿童以竹枪纸旗戏为阵列…余因感之》:“已闻三世没军营,又见儿孙学战争。见尔此言堪恸哭,遣予何日望时平。”(韦)在行为上践行“和”的指导思想。自告奋勇西归迎驾,阻止周宝武力“迎驾”,避免了一场战争[11] ;阻止了蜀王王建以“思为祖上报仇”为名征讨朱全忠,避免了发自于蜀的主动战争[12];识破了朱全忠欲吞并蜀的诡计,避免了来自外部藩镇的被动战争 [13]。

其二,在诗作中第一人称对鱼姓的凸显。诗句中第一人称不用:“吾、我、余、予”而用“鱼”,可看作是对鱼姓的凸显。如《江上逢史馆李学士》:“去浪(方言“逛”)指期(不久)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韦庄)从对仗规则上看,只有人(鱼)与马相对才符合对仗规则,所以,此处的“鱼”即第一人称“余”或“予”。同样情况再如《宫词百首》:“鱼犀月掌(掌管)夜通头”。《香奁集•咏浴》中:“再整鱼犀拢翠簪。”(和凝)

其三,诸名下诗作用“和”字的比率。从其诗作的用词习惯上看,改名和凝时,诗中“和”字的使用率占诗歌总数的9.09%,分别高于鱼诗的6.12%、韦诗的5.8%、《香奁集》的4.16%。

最后,从“韦庄”时代到“和凝”时代的纵向过渡。从“韦庄”时代到“和凝”时代的纵向过渡看,史料上把《闲卧》当作韦庄(鱼玄机)的临终谶语过于武断。《唐诗纪事》中关于《闲卧》是韦庄临终谶语的记载与诗作内容不符。明明是“非病亦非眠”的“闲卧”,又有何“不祥”?“韦庄”所作《闲卧》是与贯休《和韦相公见示闲卧》相唱和的一首诗。

如前述,在内容上贯诗是对韦(鱼)诗“闲卧意”的解释(详见贯休相关诗作)。二诗虽在形式上虽长短不一,但都采用an韵。如:韦庄(鱼玄机)《闲卧》用韵:眠、偏。贯休《和韦相公见示闲卧》用韵:眠烟笺禅偏砖泉褰前毡蝉颠弦煎贤年田缘川天。

(四)鱼、韦、和在嗜好方面的同一性

兴趣爱好作为一个人以一惯之的行为在鱼、韦、和诸名诗作间存在着同一性。如:

鱼玄机《得江边柳》:“花落钓人头。”

鱼玄机《闻李端公垂钓回寄赠》:“犹得双双近钓矶。”

“韦庄”《途中望雨怀归》:“荷蓑遥羡钓人归。”

“韦庄”《关河道中》:“又拟沧浪学钓翁。”

“韦庄”《村居书事》:“年年耕与钓,”

“和凝”《渔父》:“香引芙蓉惹钓丝。”

“和凝”《洋川》:“江近应须买钓船。”

“韦庄”《香奁集•拥鼻》:“为到西溪动钓舟。”

(五)鱼、韦、和诗作与《香奁集》[14]的同一性

1、游历诗的同一性

鱼玄机《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韦庄”《旅次(浙东)甬西见儿童以竹枪纸旗戏为阵列…余因感之》:

已闻三世没军营,又见儿孙学战争。

见尔此言堪恸哭,遣予何日望时平。

“和凝”《洋川》:

华夷图上见洋川,知在青山绿水边。

官闲最好游僧舍,江近应须买钓船。

《香奁集•重游曲江》:

鞭梢乱拂暗伤情,踪迹难寻露草青。

犹是玉轮曾辗处,一泓秋水涨浮萍。

通过比较发现,在联间关系上,结构上的相同点是首联以视觉或听觉描写客观所见所闻,尾联是主观思想叙述。如鱼诗“历历(排列成行)银钩(比喻遒媚刚劲的书法)指下生”所述仅是描写榜上所写人名,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而其后的“举头空羡榜中名”句才是反映思想观念的点睛之笔。以此类推,“望时平”是相对于“战争”的厌倦;“买钓船”是对“绿水边”生活的企及;“涨浮萍”是对“露草青”景色的遗憾。故上述即为一景一情式的写法。

2、抒情诗的同一性

鱼玄机《秋怨》

自叹多情是足愁,况当风月满庭秋。

洞房偏与更声近,夜夜灯前欲白头。

“韦庄”《春愁》

自有春愁正断魂,不堪芳草思王孙。

落花寂寂黄昏雨,深院无人独倚门。

《香奁集•新秋》

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

桃花脸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

这三首诗的共同点都是以主观情绪为标题。在内容上,首联均是言情写景,尾联都是写景叙事。在结构上,首、尾两联之间都是因果关系。如“足愁”是导致生理状况“白头”的原因;“正断魂”是导致“独倚门”行为的原因;“动扇愁”是导致“枕上流”行为的原因。

在时态上,如果说诸诗的首联均勾勒出一个季节的宏观背景,那么,尾联则进一步指出每天的具体时间。即“满庭秋”与“夜夜”“春愁”与“黄昏”“新秋”与“更深”。

3、酬答诗的同一性

鱼玄机《闻李端公垂钓回寄赠》:

无限荷香染暑衣,阮郎何处弄船归。

自惭不及鸳鸯侣,犹得双双近钓矶。

“韦庄”《江亭酒醒却寄维扬饯客》:

别筵人散酒初醒,江步黄昏雨雪零。

满坐绮罗皆不见,觉来红树背银屏。

《香奁集•中春忆赠》:

年年长是阻佳期,万种恩情只自知。

春色转添惆怅事,似君花发两三枝。

很明显,从联间关系看,诸诗首联都是主观行为的描写,而尾联则是主观情绪的抒发。再从联间关系看,诸诗首联对句是出句行为的持续;而尾联对句则对出句进行形容补充。

4、鱼、韦诗作韵律使用的相承相和

如鱼玄机《次韵西邻新居兼乞酒》的用韵为:金、心、琴、斟(in、en)。“韦庄”《同旧韵》为:襟、心、沈、砧、琴、侵、阴、林、金、音、吟、寻、任、深、今、簪、岑、駸、禽、斟。

从上诗可以看出,与鱼玄机诗相比,“韦庄”诗虽在篇幅方面长了许多,其中除了囊括“鱼”诗所用韵外,仍承鱼诗旧韵“in、en”。其诗题“同旧韵”中“旧韵”所指就是前述鱼诗所用韵。

同样,“韦庄”《三用韵》也运用上述诗韵,即襟、心、沈、砧、琴、侵、阴、林、金、音、吟、寻、任、深、今、簪、岑、駸、禽、斟。所以说,此诗在严格遵循《同旧韵》诗韵的同时,也是对鱼玄机时代所作《次韵西邻新居兼乞酒》旧韵的第三次使用。

5、鱼、韦、和、《香奁集》用韵习惯

当然,在创作习惯上,鱼、韦、和《香奁集》也同样存在着同一性。如下表:

对用韵习惯的量化处理,其结果如下:

其一:鱼、韦、和、《香奁集》的共同点是不押ie、ue、v韵。

其二:《香奁集》诗均沿袭鱼诗,以“ou”韵来抒发怨情愁绪。其中将韦庄与和凝这两个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最为重要的证据《悔恨》和《思录旧诗于卷上,凄然有感,因成一章》所用均是“ou”韵。

其三:除鱼诗所用“ou”较多外,鱼、韦、和以及《香奁集》诗作的共同点是惯用ing、eng、ong韵,占全部诗作的百分比最高,分别为12.24%、18.44%、21.81%和16.66%。

6、诸名下诗作善用“多情”一词

如:

鱼玄机《秋怨》:“自叹多情是足愁,况当风月满庭秋。”

鱼玄机《和人》:“多情公子春留句,少思文君昼掩扉。”

鱼玄机《和人次韵》:“不用多情欲相见,松萝高处是前山。”

“韦庄”《天仙子》:“眉眼细,鬓云垂,惟有多情宋玉知。”

“韦庄”《江城子》:“恩重娇多情易伤,漏更长,解鸳鸯。”

“韦庄”《与东吴生相遇(及第后出关作)》:“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韦庄”《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有时自患多情病,莫是生前宋玉身。”

《香奁集•江楼二首》:“风光百计牵人老,争奈多情是病身。”

《香奁集•六言三首》:“春楼处子倾城,金陵狎客多情。”

《香奁集•多情(庚午年在桃林场作)》:“天遣多情不自持,多情兼与病相宜。”

(六)韦、和诗作与《香奁集》中体现性别的诗句

1、在韦诗中有以“红袖(红衣女)”自喻的诗句

如:

《对梨花赠皇甫秀才》:“且恋残阳留绮席,莫推红袖诉金卮。”

《南邻公子》:“醉凭马鬃扶不起,更邀红袖出门迎。”

《边上逢薛秀才话旧》:“也有绛唇歌白雪,更怜红袖夺金觥(ɡōnɡ)。”

《对雪献薛常侍》:“门外寒光利如剑,莫推红袖诉金船。”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宅后绿波栖画鹢,马前红袖簇丹襜(chān)。”

2、在“韦庄”诗中还有其他显示女性的自喻

如:

《夜景》:“欲把伤心问明月,素娥无语泪娟娟。”

《晚春》:“峨峨秦氏髻,皎皎洛川神。”

《酬吴秀才霅川相送》:“夫君别我应惆怅,十五年来识素衣(清白操守)”

《秋霁晚景》:“玉人(美人)襟袖薄,斜凭翠阑干。”

《闺月》:“美人情易伤,暗上红楼立。”

3、“韦庄”诗中以红泪为自喻的诗句

如果说鱼玄机《句》:“殷勤不得语,红泪一双流。”中的“红泪”是为思念李亿而流的话,那么:

“韦庄”《清平乐》:“君不归来晴又去,红泪散沾金缕。”

“韦庄”《木兰花》:“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

“韦庄”《过旧宅》:“莫问此中销歇寺,娟娟红泪滴芭蕉”等也赋有同样的含义。其中“红泪”出自晋•王嘉《拾遗记•魏》:“美人薛灵芸闻别父母……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因以称美人泪。

除此之外,第三者贯休似知其内情,其《和韦相公见示闲卧》说韦庄是“刻形求得相”,其“刻形”所指即乔装打扮。

4、在“和凝”诗与《香奁集》中也有多处反映女性特点的诗句

如:

“和凝”《宫词百首》:

“谁道落花堪靧(huì)面,竞来枝上采繁英。”

“暖殿奇香馥绮罗,窗间初学绣金鹅。”

“要对君王说幽意,低头佯念婕妤诗。”

“便殿朝回卸玉簪……却向窗间弄绣针。”

《香奁集•幽窗》:“刺绣非无暇,幽窗自鲜欢。”

《香奁集•青春》:“遥夜定嫌香蔽膝,闷时应弄玉搔头(簪的别称)。

《香奁集•懒起》:“枕痕霞黯澹,泪粉玉阑珊。”

《香奁集•新秋》:“桃花脸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

《香奁集•蹋青》:“收裙整髻故迟迟,两点深心各惆怅。”

《香奁集•咏浴》:“再整鱼犀拢翠簪,解衣先觉冷森森。教移兰烛频羞影,自试香汤更怕深。”

《香奁集•寄远(在岐日作)》:“眉如半月云如鬟……微霜凄凄客衣单。”

《香奁集•昼寝》:“扑粉更添香体滑,解衣唯见下裳红。”

《香奁集•闺情》:“宿酒犹酣懒卸头。”

(七)关于体现与李亿关系的诗句

1、在鱼幼微时代涉及李亿的诗句

在鱼幼微时代,与李亿的关系除了《江陵愁望寄子安》、《酬李学士寄簟》、《情书(一作书情寄李子安)》、《春情寄子安》、《隔汉江寄子安》、《寄子安》六首诗外,还有《左名场自泽州至京,使人传语》、《迎李近仁员外》二首。为什么说后二首也是反映与李亿关系的诗作?

除了在其内容上,如前者以“相如琴罢”“双燕巢分”;后者以“焚香出户迎潘岳,不羡牵牛织女家”体现他们之间关系的词句外,诗题所涉人物“左名场”中的“左”通“作”即始。如《诗•鲁颂•駧》:“思馬斯作。”其“名场”即名流会聚之处。所指是与李亿相识的崇真观南楼新及第题名处。即在词义上以“左(始)”于名场的题名事件喻指李亿。

相关人物李近仁之名,从字形上看,以“近仁”表示“亿”之名,是不折不扣的字谜。示例如下:

仁+/=亿(亿)

从字音上看,由于“亿”与“义”谐音,在儒家理念“仁、义、礼、智、信”的排列中靠近“仁”故称。这也符合鱼玄机起名多用谐音的习惯。如前述,玄、贤谐音。

从鱼幼微对李亿姓名以明、暗两种涉及方式判断,他们的联系方式可能是因为畏惧某种力量由地上转入地下。

2、在“韦庄”时代与李亿相关的诗句

如果鱼玄机在《迎李近仁员外》中所述“不羡牵牛织女家”之语,所指是与李亿的关系,那么,在“韦庄”时代的《杂体联锦》中“回首隔天河,恨唱莲塘歌”与此同义。因为莲塘歌出自南朝民歌《西洲曲》:“采莲南塘秋……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原本就是抒发相思之情的作品。

据前《杂体联锦》,如果“携手重携手,泪痕沾绣袍。”中所涉的“绣袍”人就是李亿,那么与《东阳赠别》:“绣袍公子出旌旗……去时此地题桥去,归日何年佩印归。无限别情言不得,回看溪柳恨依依”中所提到的“绣袍公子”即为同一人。其中“佩印”作为“归”的条件,可见这“无限别情言不得”也是有条件的。

再如其词《思帝乡》:“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则记载了被弃事件。

“韦庄”《三用韵》承鱼玄机时代所作《次韵西邻新居兼乞酒》旧韵,以“楼高思共钓,寺远想同寻”相呼应。其他表现相思李亿的作品,如《春愁》:“自有春愁正断魂,不堪芳草思王孙”,再如《柳谷道中作却寄》:“马前红叶正纷纷,马上离情断杀魂……莫怪苦吟鞭拂地,有谁倾盖待王孙”,其中“王孙”所指即李亿,倾盖即亲密之意。“韦庄”词共有57首,其中58%都是在抒发相思情。

如:

《思帝乡(一)》:“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

《天仙子(三)》:“才睡依前梦见君。”

《天仙子(四)》:“玉郎薄幸去无踪。一日日,恨重重,泪界莲腮两线红。”

《定西番(一)》:“闲愁上翠眉。闷杀梧桐残雨,滴相思。”

《酒泉子》:“子规嘀破相思梦……思难任。”

《女冠子(二)》:“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浣溪沙(五)》:“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干。”

《菩萨蛮(五)》:“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谒金门(三)》:“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断肠芳草碧。”

《更漏子》:“闲倚户,暗沾衣,待郎郎不归。”

《应天长(二)》:“暗相思,无处说……泪沾红袖黦(yuè)”

《木兰花》:“消息断,不逢人……罗袂湿斑红泪滴……魂梦欲教何处觅!”

《小重山》:“梦君恩。卧思陈事暗销魂。”

3、在“和凝”诗中与李亿关系相关的诗句

若说“和凝”《小重山》:“正是神京烂熳时,群仙初折得……新榜上,名姓彻丹墀(chí)”描述了崇真观题诗所见情景,其《采桑子》:“春思翻教阿母疑”,《何满子》:“正是破瓜年纪……却爱蓝罗裙子,羡他长束纤腰”记载了她与李亿崇真观之恋。其《江城子》:“初夜含娇入洞房,理残妆,柳眉长……排红烛,待潘郎。”“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迎得郎来入绣闱,语相思,连理枝……娅姹(yǎ chà)含情娇不语,纤玉手,抚郎衣。”“帐里鸳鸯交颈情,恨鸡声,天已明。”“还是说归程。临上马时期后会”则记载了与李亿交往的详细过程。

其《菩萨蛮》:“离恨又迎春,相思难重陈。”《天仙子》:“阮郎何事不归来”“翠娥双敛正含情,桃花洞,瑶台梦,一片春愁谁与共。”则记录了与李亿别离后的情形。

4、在《香奁集》中与李亿关系相关的诗句

如果说《惆怅》:“身情长在暗相随,生魄随君君岂知”,《六言三首》:“花开花谢相思……忆泪因成恨泪”,《春闷偶成十二韵》:“相思不相信,幽恨更谁知”都抒发了对李亿的思念之情,那么,其《别绪》:“此生终独宿,到死誓相寻”,《意绪》:“愿倚郎肩永相著”“但得鸳鸯枕臂眠,也任时光都一瞬”,《昼寝》:“何必苦劳魂与梦,王昌只在此墙东”,《厌花落》:“谢鲲吟未废,张硕梦堪思”前二者寄托了自己对李亿关系的期望,后者则是对自己与李亿当时状况的描述。诗中所涉“张硕”是晋朝人,由于妻不生子,于是娶妾,妻子因而生妒。此用以喻指李亿家庭情形。

从《香奁集》与“韦庄”诗的纵向相关性上看,其《香奁集•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屈指思量四五年”所指是“韦庄”所作《李氏小池亭十二韵(时在婺州寄居作)》。其中“屈指思量四五年”所指就是从“重携手”(《 杂体联锦》)到“咏柳绵”的间隔时间。因四五年是概数,所指即从乾化三年(913)到光启四年(888)婺州避越客居的二十五年时间。如下图:

《香奁集•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乾化三年(913)

“韦庄”《李逵氏小池亭十二韵》(时在婺州寄居作)光启三年(888) 25年

综上所述,如果说与李亿的关系在鱼幼微时代主要表现为相识相恋,那么,在鱼玄机、韦庄时代主要表现为相思。进入“和凝”时代则表现为如愿以偿的相聚。

至此,为了便于理解,故将上述的论证点综合到一起,制为直观图表,权作结尾。

参考文献:

[1]《新唐书•沈询传》中华书局2000年1月出版,3573页。

[2]《全唐诗(增订本)•韦庄〈柳谷道中作却寄〉》中华书局1999年1月出版,8068页。

[3][7]《北梦琐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1月出版,47,71页。

[4]《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出版,1195页。

[5]《唐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55年11月出版,1125页。

[6][9]《唐才子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7月出版,157,199页。

[8]南亭帖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5d2ffa0100dc0s.html

[10]《旧五代史•和凝》中华书局2000年1月出版,1164页。

[11]《旧唐书•高骈传》中华书局2000年1月出版,3201页。《全唐诗(增订本)•韦庄•夏初与候补阙江南有约同泛淮汴西赴行朝,……》:“本约同来谒帝阍”中华书局1999年1月出版,8094页。

[12][13]《十国春秋•韦庄》中华书局,1983年12月出版,593页。

[14]对于《香奁集》是否和凝所作,沈括认为是“嫁其名为韩偓”今世传“乃凝所为。”而和凝《游艺集》序也承认:“予有《香奁集》、《籯金》二集,不行于世。”沈括进一步解释说:“凝在政府,避议论,讳其名;又欲后人知,故于《游艺集》序述之。”为了证明此话是实,且举证云:“予在秀州,其曾孙和惇家藏诸书,皆鲁公旧物,末有印记甚完。”《梦溪笔谈•卷十六•艺文三》文物出版社,1975年12月出版,2页。

推荐访问:玄机 更名 研究
上一篇:水稻—八须鲶鱼和谐共生模式研究
下一篇:在共同富裕背景下推动市特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考与对策(完整)

Copyright @ 2012 - 2024 信颜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信颜文档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2002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