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2-11-07 22:20:03 点击:

【摘要】探索适应贵州旅游快速发展的具有贵州特色符合贵州省情的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是贵州旅游教育能否为旅游产业发展起到助推作用的关键, 以贵州高职旅游教育应形成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就业、满足贵州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为宗旨,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10-0133-03

随着贵州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贵州旅游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截至2006年6月,全省有16所高职院校(含开设专科旅游专业的本科院校)开设有旅游专业,年招高职高专学生2000余人,贵州高职高专旅游教育现已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教育系统。但当前这个系统还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模式,导致人才培养不能适应贵州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贵州建旅游大省必须具备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必须解决贵州旅游人才培养的问题,人才培养是贵州旅游发展的第一要务,(王富玉 ,全省旅游人才培养座谈会上的讲话2005年10月28日),探索适应贵州旅游快速发展的具有贵州特色符合贵州省情的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是贵州旅游教育能否为旅游产业发展起到助推作用的关键,对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一、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是在一定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我们认为,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就业、满足贵州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为宗旨,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是贵州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一)贵州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切实反映贵州旅游业的需求与变化。要以就业为导向定位毕业生的竞争力、以用人单位评价为导向定位就业工作水平;遵循学生成才规律,突出适应性。必须结合学生素质,在旅游人才培养层次的定位上,贵州高职应以培养在酒店工作的餐厅务员、客房服务员、前厅服务员;在旅行社工作的导游员、计调员;在景点景区、乡村旅游点、休闲度假村工作的导游员、服务员、管理员等“员级”的基层服务与管理人才为主体。

(二)实现方式

鉴于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属性,我们认为 “先实践,后理论,实践为主, 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是贵州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方式。

“先实践,后理论”就是从实现过程来看,让学生先会后懂,先求其会,后求其懂,由模仿到变通、创新。“实践为主”就是强化技能学习和训练力度,教学内容以实践为主,教学时间分配上以实践为主,教学评价以实践为主。 “多形式”就是在教学方式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多样化;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学生实践与理论学习的方式多样化。“多途径”就是通过课程实训、专题实训、综合实训、教学见习、顶岗实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多层次”就是通过基本技能实训、生产实习、先进技术实训、综合实践、创新实践等层次,组织实施由外而内、由初级到高级,由分立到综合,由单项到综合职业能力的跃式教学环节。

二、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存在的问题

高职学生生源短缺,旅游人才市场需求量大。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家长、考生不愿意选择这个专业,认为这是服侍人的工作,低人一等,子女若是从事这样的工作是难于启齿的。现有的招生、就业等政策造成高职生源的整体素质偏低。这些状况,一方面使得旅游人才培养生源不景气,许多高职院校难以完成招生计划,有限的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旅游人才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贵州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构欠合理。教学中理论课占的比重太大,实践课占的比例太小,缺乏专业素质的培养;过分强调理论知识,大大忽视实践技能训练。教学内容缺乏贵州要素。教学内容上缺乏具有贵州特色的旅游自然资源和旅游文化资源,如喀斯特地貌、贵州民族风情旅游、红色旅游等等。

(三)学生实践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校内设备严重短缺。由于资金严重不足,再加上政府没有投入或投入较少,使得大多数学校没有实习、实训场地设备,少数学校就是有也只有简陋不够规范的设施。据我们调查,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旅游专业没有校内实训条件,拥有实训条件的学校其设施、设备也有待进一步增加、更新、完善。

二是校外实习基地结构欠合理。校企结合运行和管理机制还处于较低层次的联合。一方面,校企结合的力度不够,目前较多的是学校单方面向旅游企业提供实习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可企业对学校在实训设备和技术力量方面的支持较少甚至没有,企业对学校没有教育投入;另一方面,对学生在校外实习的管理上规范程度不够,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实习目的不能全部实现。

三是教学评价上以理论考试为主。教学评价中虽然实习、实训占了一定的比例,但是所占的比例太小。考试中仍然是理论占主要地位。

(四)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教师“重理论轻实践”,重视知识的传递和灌输,强调知识性、系统性,而忽视实用性、技能性,忽视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教育和能力的培养;教师队伍的结构欠合理。现有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严重缺乏既具备教师资格又能开展以技能为核心的实践课教学的高技术素质和职务的“双师型”教师,这种现状,必然影响高职院校对学生技能的培养。

三、实施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旅游人才的培养,而旅游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旅游教育。从今后一个时期贵州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根据贵州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职培养旅游人才的客观需求,在国家“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实施方案。按照我们的培养目标和模式,当前最要紧地是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现贵州特色

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体系,构建贵州旅游人才培养特色,有效地促进高职旅游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1.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首先改革课程体系,注重技能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加重实践性教学的分量。我们的做法是:为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格局,以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为核心设计课程,综合考虑知识结构、应用技能与特殊个性化需求等因素,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综合实践课(包括专业实训课、校外实习课)的形式对现行课程体系重新整合。按照培养岗位能力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学相关学科知识,而着重于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整合的过程中注意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制定教学计划时,相对减少理论课教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时数。如餐饮、客房、模拟导游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实训学时的安排上相对大于理论学时的时间。(2)具体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使课程内容服务于所要解决的职业领域的问题;(3)课程模式的选择要注意增强课程模式的实践性。我们的做法是:学生从进校开始,就按专业技能要求进行调整课程内容;学生每学期到校外实习基地至少进行为期二周的教学实习。

其次,改革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分别用理论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指导教学。理论基础以“理论够用”为原则。由于生源的原因,理论学习是我们学生学习的弱项,如果课堂上理论过多,他们是很难接受的。而他们的强项是实践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因此,我们要根据生源特点,挖掘这些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因材施教,强调教学以社会实践和实用训练为主,实践课程的能力培养力求规范化、标准化,以便与旅游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三是要建立有效的实践考核机制。成立专业实习指导委员会,参与实践教学计划的制订,担任学生实习指导老师。对实习中的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结合行业技术要求和标准对实习学生进行考核,并对学校的实践教学进行指导和评价。

2.教学内容上体现贵州特色。贵州是多民族特色文化和喀斯特高原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及中国西部旅游热点地区,今后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定位,将主打“民族特色风情游”和“喀斯特生态游”两张牌。旅游业正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宣传贵州形象、展示贵州资源和实力的重要途径。发展旅游教育、为贵州培养旅游人才是我省高职旅游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的思路是:(1)强化反映贵州民族特色的课程。首先贵州高职旅游教育要突出本省民族教育特点,发展地区优势,形成鲜明办学风格;其次高职旅游教育要进行课程改革,开设贵州旅游特色课程;三是在教学中要有重点的培养学生对贵州民族文化的了解,通过开设体现贵州少数民族的《民族歌舞》、《民族乐器》、《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等特色课程,使学生对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进行全面了解,积极弘扬贵州民族文化,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培养,为贵州打造民族文化大省源源不断提供了智力和成果支持。贵州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经济系,从2001年招收的第一届民族旅游专业学生开始,就注重对学生进行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的培养,通过考核,要求每个学生在毕业前,至少会唱一首民歌,跳一曲民族舞蹈,演奏一种民族乐器,现今毕业的学生受到了旅游企业的欢迎。(2)开设乡村旅游系列课程。贵州作为国家旅游局建立的建设新农村乡村旅游点,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培养乡村旅游人才。由此,贵州高职院校在旅游教学上要调整教学结构,课程的设置要面向贵州旅游和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进行乡村旅游系列课程的开设如《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乡村旅游产品设计》《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内容》等。积极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

(二)围绕“考证”——“对证施教”开设课程

将国家职业技能考证列入教学计划中,把职业资格鉴定考试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我们的做法是:依据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围绕旅游专业的《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书》、《餐厅服务员资格证》、《客房服务员资格证》、《茶艺师证》等相关技能证的考核要求,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时间安排等方面,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定的部分职业技能要求分阶段的纳入教学计划内。使在校生能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合格者即可获得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毕业后就业作好充分的技能准备。

(三)先求其会,再求其懂

旅游专业实践教学采用包括认识实习、教学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见习等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具体采用工学交替,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的途径。

1.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提供模拟实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学习基本技能的场所,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2.开辟校外实习基地,搭建实践检验平台。以联合办学、签协议挂牌、订单式等方式与旅游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开辟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和旅游企业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要慎重选择实习基地。在开辟校外实习基地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从盲目联系到理智选择的过程。校方应本着有利于促进教学、对学生负责的原则对旅游企业进行全面考察。考察内容包括旅游企业的经营规模、管理体制、服务质量等诸多因素。要使学生在企业中能真正学到企业管理和旅游服务方面的知识,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质量观念,将理论教学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展示,否则旅游企业的不良管理、劣质服务将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目前我院旅游系已经建立了一些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一是每周轮流安排学生到定点旅行社、酒店等实习;二是利用旅游黄金周长假时间进行教学见习,这种教学见习时间短见效快;三是在寒暑假也为学生联系一些旅游企业实习;四是安排学生到旅游企业顶岗实习。社会实践不仅让他们学会了“做事”,更教会了怎样“做人”,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为就业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走出请进,能者为师

“走出”是指专业教师应定期到旅游局、旅行社、酒店等旅游组织或旅游企业顶岗工作,建立教师定期轮岗制度。通过参与旅游企业的业务活动,了解和熟悉工作的流程。教师“走出”,拜旅游行业的管理人员、业务骨干这些“能者”为师,能较快地提高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请进”是指聘请旅游行业生产、经营、管理一线的高级管理人员、业务尖子等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到学校来给学生授课或进行培训,并请本专业毕业学生回校进行交流和职业指导;建立由专业教师和这批兼职教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完成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大纲的编写,确保其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和综合性;对实习中的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结合行业技术要求和标准对实习学生进行考核,并对学校的实践教学进行指导和评价。

(五)有效促进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就业

我们必须有效地促进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其措施如下:

1.加强就业指导和专业思想教育。具体方法为:一是多形式开展专业思想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我省旅游事业的发展前景及旅游职业的供求状况,使他们对旅游职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热爱专业和爱岗敬业;让学生掌握职业挫折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职业挫折容忍力。二是职业咨询。让学生了解自身的职业能力、发展潜力和人格素质等,使学生按照旅游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不断完善自己,从而获取职业并得以发展。四是对学生进行求职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使学生提高获取旅游职业的就业概率。

2.为毕业生就业选择创设良好的条件。旅游专业高职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就业选择条件,才能有较多的就业机遇。主要办法为:一是省级旅游部门与劳动部门每年举办二到三次的旅游人才招聘会,使毕业生能有机会和旅游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二是高职院校结合本校实际邀请有关用人单位到校与旅游专业学生见面,增进其相互了解与沟通,这有利于双向选择达成就业。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旅游业这轮朝阳正高高的升起。“人才兴国、人才兴旅”,我们们坚信,为了贵州旅游业今天和明天的发展,实现旅游强省的目标;在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就业、满足贵州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为宗旨,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的贵州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下,不断总结和探索实践的经验,将有助于我们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贵州高职旅游人才,使贵州旅游业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郑国强.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杨群.构建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旅游报,2006-02-24.

[3]曾冬梅,黄国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略[J].教育与现代化,2002,(2).

[4]姚祫群.职业生活生涯规划与发展[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张西林(1962—),贵州省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经济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推荐访问:贵州 理论研究 高职 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
上一篇:幼教师德师风体会600字范本四篇
下一篇:2022年镇创建工作情况汇报(精选文档)

Copyright @ 2012 - 2024 信颜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信颜文档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2002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