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弓弦乐器微改良对弓弦乐器发展的作用

来源: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2-11-26 12:40:14 点击:

【摘要】:没有哪件乐器是完美的,同时反过来讲也没有哪一件是不完美的、我们改良乐器只是想让他在某些特定的环境里能够更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优势、音色的特点以及更优质的声音融合感。

【关键词】:民族乐器;微改良;材质;发音

世界的乐器品种繁多,各式各样,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同时有相应的共性,人们便于研究和识别喜欢将它们分类而置,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性质、使对乐器分类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有三种分类法比较有代表性:

一、八音分类法、二、管弦乐队分类法三、萨克斯——霍斯柏斯特尔分类法

第一种众所周知的是中国古代按乐器的材质分类的方法,所谓“八音”是指八种不同的材质有“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本文要讲的弓弦乐器便是属于其中的“丝”之所以归为“丝”而没有归为“木”“革”是因为振动体是丝质的琴弦,木制的皮制的琴身只是传导体。

第二种分类法是由欧洲传入中国的,是以西洋管弦乐队声部的划分分类的。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作为效仿将自身划分为弹弦乐器、拨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四大类。弦乐器又可分为拉弦乐器、拨弦乐器和击弦乐器。

第三种分类法是由奥地利音乐学家霍斯柏斯特尔和美籍德国音乐家萨克斯提出的一种新的乐器分类法。分类是根据乐器发生振动体的特性进行的,所有乐器可分为弦鸣乐器、体鸣乐器、气鸣乐器、膜鸣乐器和电鸣乐器,其中弦鸣乐器可分为擦弦乐器和击弦乐器、擦弦乐器又可分为弓擦和手拨、弓擦乐器又可分为有指板乐器和无指板乐器。

有了这三种分类的方法我们首先就可以更好的更精准的界定民族弓弦乐器,那就是从古至今凡一是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并有中华民族兒女创造出来的具有以琴弓摩擦琴弦从而发音的乐器,无论是板面还是膜面、有指板或无指板,都可命名为民族弓弦乐器。

其实今时今日我们生活中所能见到和听到的每一件乐器都是发明者、制造者、演奏者和改良者对其不断进行改进的结果。可以说并没有哪件乐器是完美的,同时反过来讲也没有哪一件是不完美的、完美本就是相对的,我们改良乐器只是想让他在某些特定的环境里能够更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优势、音色的特点以及更优质的声音融合感。我国民族弓弦乐器在世界乐器的舞台上占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我作为一名二胡演奏学习学生有责任和义务为我国民族乐器改良的发展倾尽全力,也希望通过此文章能够把本人在进行乐器演奏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方案加以说明同时也提出民族弓弦乐器改良方面的一些浅显的意见,主要从独奏、重奏和乐团的角度说明几个代表性乐曲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回首过往,中国民族乐器改良的历史与中国民族乐器发展史是一样久远,我国民族乐器进行比较有规模、有组织的改良工作不过是近100年来发生的事情。据资料记载,在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由“上海工界协进会粤乐组”发展而成的“中华音乐会”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将传统二弦改良成高胡,并使之成为广东音乐的代表乐器,缺乏适用的低音乐器一直是困扰民族乐队的难题,一九六四年前后出现了一批膜振动、板振动或两种振动方式相结合的改良低音拉弦乐器,其中有四弦大胡、大四胡、低音根卡、大扎木聂,杨雨森的板皮协振式革胡等,到了七十年代文化部于1971年成立了琴、筝、瑟改良小组,吕伟康试制的扁筒高胡、二胡、中胡系列。

归纳前人评价乐器改良工作德与失的标准可归为六个字“音为本、乐为魂”,“音”是指乐器的声音属性、“乐”则指乐器在音乐表现力方面的性能,音和乐本就是相互关联的,缺一不可,在改良方面都是基于这两点,要么改进乐器的性质,要么就在音乐表现力方面下功夫。总而言之音效变好了也就达到了目的,所以从根本上讲,乐器是一种发音的工具是一种形质,一个音效因素,因此,声音特性的主要表现体现在音色上面也就是一件乐器最基本的属性,更是人们辨识一件乐器的最重要的依据。对于改良但要保留乐器的声音特色这一点我国的乐器改良人士似乎已经达成了共识——以音为本对于乐器表现力性能方便(形制、音律、演奏技巧)大家的认识各有不同,早在一九五一年《人民音乐》杂志上,就有对于二胡改良不同意见的讨论,争议主要表现在对于某些改良乐器的评价上,是否保留了传统演奏特点的方面。1945至1955年,李元庆先生曾发表《谈乐器改良问题》和《谈乐器改良的原则》两篇文章,其中提出了保存和发扬原有乐器的民族特点和注意对兄弟民族乐器和古代乐器的改良。对今天的乐器改良工作依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认为在改良乐器时一定不能破坏乐器本身的因素特点,可为了更好的音色音质从而不断地完善乐器自身的形制,完善演奏技巧或者为追求声响音效上的完善和变更乐器组合的形式。

目前我国民族弓弦乐器在声音的表现力方面上有不足,在演奏过程中无论是独奏还是合奏都或多或少的有些音色上的欠缺,我们以二胡举例比如在演奏时到了高音区,音量就会随着音高不断升高而逐渐递减,声音也会随之变得越来越不明亮,尤其是内弦到了下把位音色就变得很没有质量,中胡、高胡、马头琴也是如此。这些弓弦乐器都是由琴弓摩擦琴弦振动通过膜或板传导从而发声的,所以我们应先从弓弦乐器本身结构入手进行改良,二胡是由琴轴、琴杆、琴弦、琴筒、千斤、琴码、琴皮、琴托构成的、二胡的发声原理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说明了,只是从组合配件上看能否进行完善。

1.琴轴:上下共有两个、上琴轴缚绞内弦,下琴轴缚绞外弦,起调节音高的作用,经过反复试验从侧面看当内外弦到同一平面是音色最佳需要把下周卷弦孔向内调至1厘米左右。

2.千斤:对二胡琴弦起固定和切弦作用对音准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千金的位置是根据演奏者小臂手掌的长短而定的,经过多次实验得出千金的摆放位置位于下琴轴到起码这段长度的0.618处音色最佳。

3.琴杆:起支撑作用没有太多的变化。

4.琴码:是琴弦与琴皮之间震动的媒介体,对发音有着重要的作用琴弦的震动通过琴码传导到蟒皮上,因此,琴码的选料形状以及琴皮上安放的位置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二胡的音质,经过本人的实验发明最起码的形状进行了变化,对两根琴弦在琴码的着力位置进行了移动、从而调节那两根不同粗细琴弦的压力,对比之前的音色更加明亮,尤其是内弦的音色。

5.制音垫:安放在琴码与琴托、琴弦与琴皮之间,它的材质、大小、安放的位置直接影响着声音的传导,长宽不能超过2厘米,材质用毡子和薄羊皮最佳,位置在骑马正下方,松紧适宜,质硬店的作用是消除过多杂乱的琴弦震动,是声音通过琴皮时过程延长,有利于音乐的传播。

6.琴弓:是由弓杆和弓毛构成的,长76~85厘米不等,弓杆由江苇竹制成,两端烘烤成弯来,弓毛由马尾制成与弓杆两端连接,马尾放置于两弦之间,擦至松香用以摩擦琴弦发音,为提高音质,弓杆和弓毛的选材尤为重要,弓毛多为马尾,也有用尼龙线来代替的,音效较差。茅尾一分三六九等,以马群中种马的马尾为首选,种马马尾经过观察检测摩擦力较大。马尾与弓杆连接时要排列的整齐、平展、长度一致、粗细均匀,弓杆在烘烤两端成弯时要注意弧度,由于二胡的琴筒有六角、八角、变圆之分,所以要分别作出相应的弧度,以便演奏。

胡琴类的乐器从结构、发声原理、材质等元素上来看,各有各的不同之处,但总的来说从这些方面进行着手改进的方式手法大致相同,不能把它彻底颠覆,只要不断完善它的音色就好,民族器乐需要不断改进,不光是为了完善自身更是为了民乐大家庭的发展,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宝强编.音的历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6

[2]萧友梅.对大同乐会拟仿造旧乐器之我见[J].乐艺,1931.1(4)

[3]上海音协编辑部.中国音协在京会员民族音乐组成立[J].音乐通讯,1959(1)

[4]李元庆.民族乐器改良文集[M].音乐出版社,1962

推荐访问:弓弦 乐器 改良 作用 民族
上一篇:庆祝三八妇女节系列活动方案五篇锦集(完整)
下一篇:2022在全市耕地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上讲话(完整文档)

Copyright @ 2012 - 2024 信颜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信颜文档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2002106号-1